有位甲小姐在社群媒體開立了粉絲頁,不時秀出好身材及高顏值的美照,受到許多網友按讚。某次她高中同學在留言板貼出以前她和班上同學出遊合照,直說甲小姐很會修圖,本人和網路差很大等等。還有網友惡搞移花接木合成照片,加上嘲笑或羞辱文字。甚至有網友留言在路上遇到會和她問好等等類似恐嚇文字。甲小姐因此怕到不敢出門,一打開電腦就會焦慮緊張,手指碰到鍵盤就會發抖,看到螢幕畫面就會心悸、心跳加快、感覺呼吸困難,胸口像被石頭壓住,而且怕到不敢出門,最後由朋友陪同到精神科門診就醫。
網路霸凌已成活動假牙實質壓力源
隨著網路的發達與智慧型手機的普及,網路霸凌(cyberbullying)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,甚至有人因網路霸凌而自殺的不幸事件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表示,現代人的生活和網路密不可分,網路霸凌已經成為生活上一種實質的壓力源。又因為網路具有匿名性,訊息圖片或影像可以在短期內複製流通,網友在第一時間義憤填膺,常常對事實未經查證,即受到某些自以為是的「正義魔人」鼓吹而發文批評,使得被霸牙周病治療凌者承受到巨大的壓力。
陳大申醫師提醒,被霸凌者與陪伴的親友除了即時在網路澄清,要求網站撤下不實言論,截圖蒐證、報警協助與尋求法律途徑提告外,更要注意被霸凌者的精神狀態與身心反應。
根據統計,35歲以上的成年人,8成以上都有程度不一的牙周病,40歲以上,比例更高達9成,牙周病的症狀並不明顯,有些人甚至完全沒有自覺症狀。牙周病科醫師強調,牙周病患者沒有自覺症狀,並不代表從未出現過症狀,只是這些症狀很容易被患者所忽略,尤其是在牙周病初期,牙周病的症狀包括刷牙時牙齦會流血、牙齦紅腫或觸痛、牙齦萎縮、觸壓牙齦時,牙齒與牙齦間會流膿、牙齒鬆動或逐漸分開、對咬異位、部分假牙會因牙周病而難以裝戴,或是出現持續性口臭等。雖然牙周病會出現牙齦流血等症狀,但卻很容易被患者所忽略,很多牙周病患者出現症狀時,往往不以為意,即使流血或是自覺怪怪的,卻認為是正常的現象,誤以為是火氣大或是太累,認為只要喝點苦瓜汁、採取些涼補或多補眠即可,失去早期牙周治療的先機。牙齦發炎是牙周病的先期症狀,若置之不理,細菌會繼續往下侵犯骨頭,破壞齒槽骨,造成牙齒鬆動;若仍不予理會,牙齒還可能自行脫落。
被霸凌者易發生急性牙周病治療方式壓力反應
對於被霸凌者而言,網路霸凌通常是突然發生,被霸凌的強度因為網路容易複製與快速傳播的特性,往往大於實體霸凌,甚至高過數十數百倍,因此被霸凌者容易發生「急性壓力反應」(Acute Stress Reaction)。症狀包含遭受網路霸凌之後,恐懼、無助、焦慮或警醒度增加、睡眠困難、易怒、專注力不良、過份警覺、過度的驚嚇反應等;如果過了幾週沒有改善,陳大申醫師建議被霸凌者應該到精神科接受藥物與心理治療。
多多鼓勵關懷被霸凌的朋友
陳大申醫師後呼籲,如同在現實生活一樣,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在網路上的言論負責,最終可能也需要承擔相關法律責任,每個人在發言前如果能夠多停一停,想一想,再多求證一下,不要變成「鍵盤殺人」幫兇,反而應該多多鼓勵被霸凌的朋友,您的一句關懷,他(她)將會感到無限溫暖。
牙周病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是正常人的7倍,主要是因為糖尿病者的免疫系統改變;加上唾液內糖分高,有利於細菌生長,造成牙周病的容易發生。牙周病和糖尿病有雙向關係,糖尿病者的牙周病菌會迫使體內必須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消炎,因而加重糖尿病病情;如果糖尿病者治療好牙周病後,糖化血紅素的指數會下降,可減少糖尿病的用藥量。